COD检测试剂的核心在于使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KCrO或过硫酸钾KSO),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样至特定温度,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例如,在重铬酸钾法中,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同时消耗一定量的氧化剂;而过硫酸钾法则适用于低浓度场景,其反应产物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
指示系统与定量分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离子状态变化是测定的关键。以重铬酸钾为例,反应生成的蓝绿色Cr络合物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颜色深度与COD值呈正相关;或者采用铵铁离子法将Cr还原为Cr,通过滴定法计算消耗的氧化剂量,最终换算出COD浓度。这种方法通过建立化学计量关系实现准确量化。
标准化流程优化:现代试剂往往集成了预制化设计,例如微回流技术减少试剂用量并防止挥发溢出,配合专用反应器和分光光度计形成闭环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实验效率和重复性。
COD检测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方面
-通风良好:使用前,确保实验室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累。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由于预制试管内液体为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操作时应佩戴橡胶手套、护目镜等防护措施,防止液体溅到皮肤或眼睛造成伤害。
-避免直接接触:COD检测试剂有毒,千万别让它接触到皮肤、眼睛或口腔。
2.试剂管理方面
-检查外观质量:试剂使用前需检查外观,若出现变色、沉淀或异味,说明已变质需立即更换。
-规范添加操作:添加试剂时需按规定顺序和剂量操作,避免滴漏或错加;高浓度试剂需特别小心,防止接触皮肤造成伤害。
-及时清理残留:测量结束后及时清理残留试剂,冲洗试剂管路,避免试剂残留结晶堵塞管路。
-关注余量并提前备货:定期检查试剂余量,提前备货避免因试剂不足中断检测,通过规范试剂管理为COD测定仪提供可靠的检测基础。
3.样品处理方面
-控制检测时间:样品建议在1小时内检测,时间拖得越长,结果越不准。
-注意水样pH值:待测水样PH不能为强碱性,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设备准备方面:确保使用的光度比色测定仪(如PhotoLab 360水质多参数检测仪)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按照说明书进行预热和校准。
5.标准溶液选择方面:根据水体性质和污染情况,选对COD标准溶液的浓度和立标系数很重要,这关系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