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水质检测仪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多项指标的检测,及时反馈结果,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有助于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相比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该检测仪还具备自动校准、自动清洗等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带来的误差,降低了操作难度,即使是非专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也能上手使用。
水质检测仪体积小巧、重量轻,方便携带至野外现场进行采样检测,适用于河流、湖泊、水库等多种自然水体以及工业废水排放口等地的实时监测。准确的水质监测有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污染防治,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检测结果通常以数字或图表形式直接显示在屏幕上,清晰明了,便于用户解读和判断水质是否达标,有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
国产水质检测仪的测定步骤:
1.准备工作
-检查仪器状态:在使用前,仔细查看水质检测仪是否有损坏、部件是否齐全,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比如检查探头是否清洁、无破损,显示屏是否正常显示等。
-校准仪器(如有需要):许多高精度的水质检测仪需要进行校准操作。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标准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水样对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对于pH计,可用标准的缓冲溶液进行校准;溶解氧仪则可能需要用饱和空气水等进行校准。
-准备采样容器和工具: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如干净的玻璃瓶或塑料瓶,并提前用待测水样冲洗几次,以避免污染样品。同时准备好用于采集水样的工具,如勺子、漏斗等。
2.采集水样
-确定采样点: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采样地点。如果是监测河流水质,应在不同河段、不同深度设置多个采样点;若是检测自来水,可在水龙头处直接采集。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防止引入杂质影响检测结果。
-采集水样:将采样工具缓慢放入水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采集量应满足检测需求,但也不要过多造成浪费。采集后立即密封好采样容器,并做好标记,注明采样时间、地点、编号等信息。
3.预处理水样(视情况而定)
-过滤去除大颗粒杂质:如果水样中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泥沙等大颗粒物质,可能会堵塞仪器的进样口或干扰测量结果。此时可以使用滤纸、滤膜等进行过滤处理,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孔径大小,以免影响目标成分的分析。
-消解或其他化学处理(针对特定项目):对于一些需要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等情况,可能需要对水样进行消解等化学预处理,使样品中的待测物质转化为可被仪器检测的形式。具体的处理方法要依据检测项目和仪器要求来确定。
4.进行测量
-安装电极或传感器(针对部分类型仪器):将相应的电极或传感器正确安装在仪器上,并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不同类型的水质参数通常由不同的电极来检测,如pH电极、电导率电极、溶解氧电极等。
-放入水样并启动测量程序:把处理好的水样倒入仪器的反应池或比色皿中(取决于仪器的设计),或者将电极浸入水样中,然后按照仪器的操作界面提示启动测量程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稳定,避免晃动或震动影响测量精度。
-读取数据并记录:等待仪器完成测量过程后,读取显示屏上显示的各项水质参数值,如pH值、溶解氧含量、电导率、浊度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有些仪器还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传输到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以便后续分析。
5.清洗与整理
-清洗仪器及配件:测量完成后,立即用清水冲洗仪器的反应池、电极、管道等部件,去除残留的水样和污垢。对于一些难以清洗的部位,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洗液进行浸泡和清洗。然后将清洗干净的配件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整理实验台和工具:清理实验台上的杂物和废弃的水样容器等,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有序。